江苏省特种合金技术创新中心



获批时间:2022.01

项目背景

材料是制造业的基础。钢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特种合金广泛应用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高品质特钢比每提升1%,可节约钢材用量6%-10%,约可减少用钢量1750万吨、减少矿石消耗3185万吨。当前,我国正在发展的载人航天、大飞机、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能源工程、军用装备、集成电路等关键战略领域,在材料上面临众多“卡脖子”问题,对特种合金的自主可控提出了迫切需求。建设国家特种合金技术创新中心,对保障国家战略安全、提升产业竞争力,可在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和行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同时,大幅降低钢材使用总量,对我国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起到示范及引领作用。



主要任务

建设打造有利于特种合金材料产业技术研发的良好生态,以需求为牵引、研发为核心、原创成果为支撑的特种合金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管理运行机制,培育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让研发成为产业,技术成为商品的理念可以落地。

科研攻关方面。中心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需求,按照“基础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转化”三个层面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通过平台、项目、示范工程一体化配置,在实际应用中解决科学问题、技术问题和工程问题,加快推进高品质特种合金的研发及产业化,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好支撑。围绕高温合金、高强高韧合金、耐蚀合金等特种合金材料及其关键部件,面向能源、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航空航天、工业基础、电子信息等重点应用领域,聚焦高端装备特种合金保障能力弱等突出问题,材料设计、制备、解析、失效、应用等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技术问题、工程问题开展研发。

共性技术与平台建设方面。中心拟构建特种合金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功能, 包括多家分中心、材料分析表征、特种合金全寿命周期服役安全与评价、材料大数据及应用、仪器设备和表征技术开发等平台。

人才培养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吸纳集聚一批发挥塔尖效应的科研及管理人才,固化一批产业技术创新骨干人才,与海内外一流高校建立人才培养专项资金,鼓励中心成员或共建单位与国内特种合金高水平高校院所进行联合研究生培养,中心按一定比例进行补贴。


回顶部